姓名:陈文江
任职单位: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研究领域:社会道德、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与西部社会发展、社区发展与反贫困、养老服务等
一、个人简介
陈文江,汉族,生于1960年8月,辽宁沈阳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年就读于兰州大学哲学系。先后讲授过伦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主持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发表论文50余篇,合作出版著作3本。代表性成果有“东部主义与西部问题”,“西部社会学”系列文章。现任兰州大学档案馆馆长,兼任民政部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学科组评审专家,甘肃省社会学会会长,甘肃省民政厅、甘肃省卫健委专家,甘肃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获甘肃社科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两项,宝钢优秀教师奖,08年国务院特殊津贴,甘肃省领军人才(一层次)、甘肃省“四个一批”人才。
二、代表性成果
(一)专著:
1、《中华民族自强史》之《宋元名清时期的民族自强》,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03。
2、《撞击下的浮躁与选择》之《西部人的婚姻家庭观念》,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3:06。
3、《托起新世纪的梦——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调查》,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06。
5、《青少年能力自我训练》丛书主编,甘肃科技出版社,1996:11。
(二)代表论文:
1、《从“礼俗”到“市场”:高价彩礼的生成机制——基于陇东南X村的考察》,《甘肃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1/2,CSSCI);16-24。
2、《“学术软肋”抑或“边缘价值”——文化社会学视域下的本土化之辩》,《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1/2,CSSCI);90-97+159。
3、《德性叙事:民族道德生活研究的展开视域》,《西北民族研究》2019年第1期(1/2,CSSCI);185-190。
4、《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建构的逻辑和机制——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1/2,CSSCI);78-83。
5、《民族传统文化建构表达的伦理叙事功能——以裕固族为例》,《伦理学研究》2018年第1期(1/2,CSSCI);69-74。
6、《“一带一路”的知识转向与西部社会学研究的新视野》,《河北学刊》2017年第6期(1/2,CSSCI);190-196。
(三)项目
1、主持2000-2001年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消费文化与文化市场管理》;
2、1998-2000年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榜样》;
3、1997-1999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流动人口婚姻家庭关系》。
三、获奖和荣誉
获甘肃社科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两项,宝钢优秀教师奖,08年国务院特殊津贴,甘肃省领军人才(一层次)、甘肃省“四个一批”人才。
四、社会工作
2020年5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