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指导,兰州大学主办,甘肃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兰州大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承办,以“牢记总书记嘱托 喜迎党的二十大”为主题的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座谈会在兰州召开。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期间指出,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本次座谈会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座谈会上,著名历史学家、中央文史馆馆员、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陈发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创建院长、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艺术学院教授向勇,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登渤,甘肃省文物考古所所长、研究员陈国科,兰州大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西部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彭岚嘉,兰州大学文学院原院长、教授程金城,甘肃省文化产业与新型文化业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甘肃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把多勋等专家学者将围绕多个主题发言献策,为甘肃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思想引领、学术支撑和智力保障。
马小洁:兰州大学致力黄河领域多学科研究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智力支持

8月18日,“牢记总书记嘱托 喜迎党的二十大——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座谈会”在兰州召开。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作主题发言,他指出,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黄河上游文化的集中体现地,也是丝路文化与黄河文化交汇融通的代表性区域,在中华文明的生成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东西文明交流互鉴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马小洁表示,兰州大学很早就开始了黄河领域的多学科研究,在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发展、沿黄地区历史与考古等方面成果显著,享誉海内外。
伴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与推进,研究保护和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备受关注,兰州大学也被赋予了更加特殊的使命和重大的责任。
为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甘肃省委宣传部与兰州大学共同成立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合力推动甘肃黄河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
马小洁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将整合研究力量建设跨学科、交叉型、多元化的创新研究平台,为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提供智力支持。
葛剑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
8月18日,著名历史学家、中央文史馆馆员、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在“牢记总书记嘱托 喜迎党的二十大——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座谈会”上视频讲述了黄河文化的时空变迁。他表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
葛剑雄认为在总体上黄河文化等同于黄河文明。黄河文明是中华民族在以往的5000多年间,在黄河流域和黄河沿河地区创造的全部精神财富、物质财富的总和。由于中华民族早期的文明就是在黄河流域形成发展,并且成为核心和根基,所以黄河文明等同于早期的中华文明。
葛剑雄说,如今所讲的黄河文化,应该是在黄河流域和黄河沿河地区还存在的、还在起作用的、还在产生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而历史上形成的黄河文明,其中一部分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转变,成了遗址、遗物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
葛剑雄说,文明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不受流域或者地域的影响,因此,要弘扬黄河文化,就要建设新的黄河文化。
陈发虎: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大有作为
8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陈发虎在“牢记总书记嘱托 喜迎党的二十大——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座谈会”上表示,甘肃是黄河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域,国家要建立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大有作为。
陈发虎介绍,从整体的中华文明发展、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甘肃在20多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存。在东西方交流过程里,黄河流域甘肃段有非常发达的齐家文化,在齐家文化的影响下,一部分人就永久的定居到青藏高原。周朝、秦代都是围绕着陇山发展起来的,对中华文明起到重大的贡献。因此,甘肃应该大力发掘黄河文化,建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祁述裕: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
8月18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祁述裕在“牢记总书记嘱托 喜迎党的二十大——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座谈会”上提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要突出形神、动静、虚实、内外结合。
祁述裕说,在促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上,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景区进行文化景区与特色产品结合进行核心文化形象的IP开发,是形神结合的典型案例。
祁述裕认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中,很重要的一类项目就是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在建设国家文化遗址公园的同时,可以依托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虚实结合,探索开发数字藏品等内容,将远古时期的人类生活生动的呈现在世人面前,能够达到教育当代人的目的。
祁述裕还认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涉及到多地域、多部门,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此外,沿黄曲线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和文化价值高的文化资源,作为重点发掘和利用的一个抓手,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范周:深入挖掘时代价值 做好黄河文化建设大文章
8月18日,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创建院长、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在“牢记总书记嘱托 喜迎党的二十大——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座谈会”上讲述了对黄河沿线文化的调研思考。
范周说,黄河文化作为重要的国家命题,不论是保护传承弘扬,还是国家黄河文化公园的建设,都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工程。因为涉及到对黄河的水量、黄河的水土保护、黄河周边的环境以及与沿岸老百姓日常生活等问题,都要做好系统设计。
他认为,黄河文化建设是一个繁重而复杂的工程。在黄河这篇大的文章当中,既有黄河本身的问题要梳理清楚,也有文化的溯源,二者需要结合研究。
他表示,黄河文化不是单一的河流文化,是一个文化的谱系。黄河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久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甄别各种内容,进行不断修正。
向勇:依托高校力量构建黄河文化基因库
8月18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艺术学院教授向勇在“牢记总书记嘱托 喜迎党的二十大——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座谈会”上表示,在甘肃推动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建设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向勇说,甘肃文化是构成黄河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高校工作者,发挥好高校从事黄河文化研究的智库咨询、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作用至关重要。
在建设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过程中,高校应进一步整合好资源,发挥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保护好黄河文化遗产,传承好黄河文化精神,弘扬好黄河文化价值,构建中国特色大河文明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向勇认为,建设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要充分挖掘黄河文化资源的膜拜价值、展示价值和体验价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构建黄河文化基因库。要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彰显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文化地标,建设成为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
王登渤:弘扬黄河文化 创作文艺精品
8月18日,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登渤在“牢记总书记嘱托 喜迎党的二十大——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座谈会”上就如何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其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立足黄河文化特别是甘肃的黄河文化,开展文艺作品创作,阐释了看法。
王登渤提出,甘肃应解读和揭秘黄河文化在中华民族起源中的作用和地位,打造优秀的考古纪录片。从而向外宣传甘肃黄河流域蕴育的文明在中华文明形成和起源过程中的作用。
王登渤表示,甘肃拥有黄河文化史舞台艺术作品创作的富矿,其中包含的历史人物与历史故事非常大,开掘的余地也很深广。我省可打造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重塑甘肃戏剧大省的地位。再现历史传奇故事,拓展黄河文化的表现空间。
黄河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是党中央赋予甘肃的一项重大政治责任。王登渤认为,可立足当代,展示甘肃为黄河上游保护所做的各种努力与奋斗,打造一部反映甘南生态建设的影视剧。
陈国科:考古新发现 实证甘肃在早期文明起源中具有重要地位
8月18日,甘肃省文物考古所所长、研究员陈国科在“牢记总书记嘱托 喜迎党的二十大——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座谈会”上从甘肃的考古新发现对黄河文化进行了讲述。
他认为,整体来看,甘肃考古文化资源延续性好、类型多样、保存较好,对于解决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及秦汉以来诸多重大学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陈国科介绍,近年来,甘肃省持续在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早期矿冶考古、周秦戎考古、佛教考古、吐谷浑考古等领域开展工作,在人类起源与演化、文明起源与传播、国家起源与发展、文化交流与互鉴、民族交往与融合等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
陈国科表示,今后将持续开展以旧石器时代考古为代表的古人类史研究,以新石器时代考古为代表的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起源研究,以矿冶遗存考古为代表的东西文化交流研究,以周、秦遗存考古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发展研究,以吐谷浑等遗存考古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研究,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为黄河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利用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贡献考古力量。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陈世赟
声明 | 文中图片和文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版权方持权属证明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