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为什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日期: 2023-12-30 阅读: 来源:

对于中国人来说

我们会天然的认为

黄河就是“母亲河”

 即使她有自己的缺点

比如水患频频、泥沙俱下

然而,黄河依然是中华文明当之无愧的“主角”

那么,黄河究竟是凭什么能成为“母亲河”

 

如母亲般孕育

 

在说黄河为什么是母亲河之前,我们必须了解黄河。

 

黄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流域图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10期

 

黄河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出发,至此,开启了她漫长的旅程。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头 约古宗列曲

 

她先是途经了川、青、甘三省交界地带,在广袤的草原上百转千回,使若尔盖古湖演变为若尔盖沼泽。

 黄河在四川若尔盖县唐克乡与白河汇合

形成了壮美的九曲黄河第一湾

 

随后黄河便切开重重大山,猛地蓄力北上,灌溉养育了几个巨大的绿洲:银川平原、前套和后套平原。

黄河,流经宁夏境内

 

紧接着,黄河从晋陕大峡谷奔涌而出,滚滚黄流,奔腾不息,将黄土高原分割两半

黄河壶口瀑布处于晋陕大峡谷的南段,是黄河干流唯一的瀑布

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

 

并在潼关接纳了滋润八百里秦川的渭水。在向东横流过太行山前,黄河于河洛一带不断建造冲积平原。

 

这里便是中原,是华夏先民重要的生息繁衍的基地,中华文化最为重要的源点之一。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伊洛河与黄河交汇

 

最后,黄河携带着来自黄土高原的肥沃泥沙倾斜而下,成就了沃野千里的华北大平原,并在入海口不断沉积出新生的土地——黄河三角洲

位于黄河河口区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

红色的碱蓬草是众多滩涂植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

黄河,最后一站便是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

 

这就是黄河,她与黄土高原一起“带来”了中华民族最初的家园。

 

如母亲般滋养

 

有了大河,有了“家园”,接下就会有人类乃至文明吗?

 

这也未必,亚马孙河是世界上第二长河,其流量则居世界第一。但是鲜有人听说,亚马孙河有与它体量相匹配的文明。

亚马孙河流经巴西,秘鲁,哥伦比亚

地处热带、流量大、生物多,这几条就足以让想生活在这里的人望而却步了

 

人类,及其文明,绝不会是突然之间诞生的,一定是大自然在此之前做了很多充分的准备。

 

黄河,在当时就具备了绝佳的地理条件,为人类起源做足了准备。

 

首先是黄河本身,她自己就是“养料”。

 

按照常人的理解,河流是一个不断汇集水量的过程,从上游开始,不断有河流加入进来,由此河流不断壮大,最后形成一条滔滔大河。

 

但是这种规律在黄河这里不存在。黄河的独特在于,它的水量大部分是在上游汇集的,到了中下游水量越来越少。

 

三江源国家公园 冬格措纳湖

位于青海玛多县花石峡镇西北约16公里处,是黄河源头的重要水域

 

这也使得黄河分成了产水区和用水区

 

黄河,之所以是母亲河,正是因为黄河水养育了中华民族,而这些水便来自于产水区,即兰州以上河段,也就是青藏高原。

 

黄河上游流经青藏高原,这里虽然降水并不丰富,但由于气温低,蒸发弱,因此降水大部分转变成了河流径流。

 

黄河在上游的青海、四川已经汇聚了大量水量,比如白河、黑河

夕阳下的黄河与白河

白河(又称嘎曲),与附近的黑河(又称墨曲)同属黄河上游大支流

 

到达兰州时,水量已占黄河总水量的70%,但兰州以上的流域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只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33%

 

换句话说,黄河的水量大部分就是在兰州以上区域汇集的。

刘家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甘肃临夏永靖县西南1公里处

图为黄河洮河交汇处,泾渭分明

 

那既然这里是产水区,那水都去哪了,又被谁用了呢。

 

兰州以下河段,宁夏、内蒙古,基本不产水,是用水区

 

陕西和山西河段有一些支流给黄河带来了一些水量,但是带来更多的是泥沙,而且这两个省也大量引用黄河水。

青铜峡水电站,位于黄河上游,宁夏青铜峡峡谷出口处

枢纽的兴建结束了宁夏灌区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

 

最主要的就是下游河南和山东这两个省份,他俩可以称得上是黄河的“用水大户”,黄河约40%的水都给这两个省了。

 

虽然河南的伊洛河还有山东的大汶河能给黄河带来一点水量,但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实际上他们每年的用水量远远超过产水。

 

黄河入海口的“潮汐树”

潮汐树是发育在潮滩上的一道道潮沟

潮沟是潮汐进入和退出潮间带沙洲的水流通道,是在沙泥质潮滩上由于潮流作用形成的冲沟

 

在缺水的北方,黄河正犹如母亲一般“滋养”了绝大部分的沿线省份,起到了绝对性的支撑作用。

 

另外一个绝佳的地理条件便是黄河所处区域的气候,如果你对古文明有一些了解,就会发现早期文明基本都处在温带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在那时人类也没什么能御寒或者降温的手段,寒带和热带自然也不适合当时的人类生存。

达赫舒尔的红色金字塔

尼罗河(古埃及文明)的中下游在北温带;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都处在北温带;

恒河(古印度文明)入河口以上也都在北回归线以北。

 

黄河流经的大部分地区也处在北温带,而古代的气候又比现在温暖,那时候的黄河流域气候条件相当优越

 

黄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这两个季节又是全年中气温最高、光照最强、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多雨与热季的结合对作物的生长相当有利。

金秋时节,黄河两岸,宁夏平原迎来金色稻田

 

再加上黄河流域的黄土地多属马兰黄土肥沃、疏松、易耕且具有自然肥效。在这种土壤里,即使是木、石、骨、蚌等十分原始的工具,也能发挥出媲美青铜甚至铁农具的耕作水平。

汾河平原,位于山西省中部和南部,是因汾河冲积而成的河套平原,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

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土壤基本上是黄土高原被侵蚀冲刷下来的黄土沉积而成,也比较疏松肥沃

 

可以说无论是气候还是黄土,都是黄河的厚赐,这也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然而,优越的自然条件不代表着我们的祖先就拥有绝佳的生存条件,黄河流域各个地区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

龙羊峡位于青海省共和县与贵德县之间的黄河干流上

黄河自西向东穿行于峡谷中,两岸峭壁陡立,河道狭窄,水流湍急

 

比如黄河的干流,在平原地区会经常性地发洪水,而峡谷中的河水又利用不了,早期的人类根本把握不住。

 

于是黄河的支流成为了祖先的选择,从青海的湟水河两岸到山东的大汶河流域,黄河众多的支流分布着数以万计的古人类活动遗址。

渭河平原,是陕西省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

距今约70万年到115万年前,蓝田猿人生活在渭河支流灞河附近

20万年前,大荔人在渭北平原东部繁衍生息

 

比如陕西蓝田县公王岭发现的蓝田人、北京西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北京猿人,还有丁村人、许家窑人等等。

 

北京房山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猿人雕像

 

尽管其他地区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但因为黄河自身对沿线省份的“哺育”,及其当时优越的气候条件,黄河流域无疑是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发祥地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一般将距今二三百万年至一万年左右的时间段称为旧石器时代,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明发展阶段。

 

如母亲般栽培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

 

前面提到了,黄河流域因为有相对湿润温暖的气候、优质的土壤、自身水源的滋养、以及它所孕育的冲积平原,这里很快形成了强盛的人口。

河南洛阳黄河滩地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农户在移栽水稻秧苗

 

事实上,这样的条件也非常适合农业生产

 

黄河与黄土搭好了舞台,人类作为主角兼编剧也已经登场,接下来他们便会上演序幕:耕种劳作。

 

这也是黄河流域的第二个里程碑——农业起源

 

世界上有三大农业起源中心,美洲、西亚和东亚。

距今一万年前后,人们在美洲开始驯化玉米、南瓜以及红薯、土豆、木薯等;

在西亚,大麦、小麦和各种食用豆类被星罗棋布地种植在广袤的新月沃地。

图源:《中华遗产》2010年01期

 

而在距今七八千年的东亚地区,黄河流域正在孕育以粟(谷子,小米)、黍[shǔ](糜子,黄米)为主的旱作农业。

 

南方,则沿着长江中游一路向东,稻作农业开始萌芽。

图中的三个区域分别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地区的中国北方旱作农业中心区、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地区的中国南方稻作农业中心区、珠江流域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热带农业的起源区。

这三个独立起源、独立发展的区域共同书写了中国农业起源的历史。

图源:《中华遗产》2009年10期

 

旱作和稻作在古代区别还是非常大的。旱作对水需求不大,非常适合黄河流域的环境;

 

而稻作对水需求量大,古人掌控水的能力远不如现在,一不小心就会引发洪涝,因此以前长江流域稻作生产非常不稳定。

二里头遗址堆积物里浮选出了炭化农作物种子: 小麦、小米(粟) 和水稻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增附刊》 2020年11月

 

此外旱作的流程技术相较于稻作来说也较为简单,不需要精耕细作

 

不过祖先们也没有因此懈怠,反而研究出了许多适应旱作的农业工具。

 

例如在新石器中期(距今约8000年—7000年)的文化遗址: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等。

 

*新石器时代:大约从一万多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4000多年。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最迟到距今7000年前

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形成了北方旱作农业南方稻作农业两个经济文化区。

而在它们的外围,生产经济至多还在起步阶段。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10期

 

在这些文化中发现了生产工具(石铲石斧等)、脱粒工具(石磨盘石棒等)、炊具(陶盂支架)等等农业工具,可见当时已经有了原始的粮食加工。

石磨盘、石磨棒

于裴李岗遗址出土,新郑市博物馆藏

 

一旦有了工具,就意味着能节省人力。而当人有了余力,遂又发展出畜牧业、手工业等。

 

新石器晚期(距今约7000年—5000年),黄河中下游的仰韶文化已经开始种植白菜、芥菜之类的蔬菜和油菜等油料作物,也饲养猪、狗等家畜。

距今7000年—5000年间,汇合磁山 、裴李岗、老官台文化而来的仰韶文化

在分布范围上远远超过了前三个文化的总和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10期

 

不仅如此,我们还在仰韶文化中看到了最早的文字符号和彩陶器。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人面鱼纹彩陶盆

陶盆里面有极为抽象的鱼和人头像,还有它数千年依旧清晰、鲜明的色彩

那时的人们就已经学会用燃烧树枝、油脂等得到的黑烟作成黑色颜料,经过陶器烧制时的高温,精致的黑色线条经久不褪。

 

等到了铜石并用时代(距今5000年—4000年),黄河下游地区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主。

距今5000年—4500年间,涌现出一批高度发达的地方文化,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

以中原为核心的多元一体或重瓣花朵的文化格局便始于这时期,并在龙山时代(距今4500年—3900年)奠基下来,这个核心成为以后夏商周三代历史展开的文化的和地理的基础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10期

 

这时的农业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了,不少地方出现了大型磨光石斧、石锄等磨制石器。聪明的祖先甚至还发明了挖土工具、打井技术

 

农作物不仅有传统的、黍、从长江传过来的水稻,还有麦和高粱,有的地方也已经种植了大豆等其他粮食作物。

我国史前粟作与稻作、麦作分布区地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10期

 

当农业进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一些人就不用进行农业生产了。通俗来说就是,这波人即使不干活,生产的粮食也够养活他们了。

 

因此,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就能专心从事其他工作,比如纺织、制陶、铸铜等等。

制陶业便是这个阶段发展最为显著的一个部门

在龙山文化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发现了一件彩绘蟠龙陶盘

这是中原地区最早发现的蟠龙图像,看来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已有非常深厚的历史。

 

写到这,细心的读者也应该发现了,黄河流域在4000多年漫长的时间中,不停地发展农业,而农业的富足又带来了物质基础、精神文明。

 

黄河,就像在这4000年间不停地蓄力能量,而后某一个阶段迸发出来,最终诞生出文明的雏形。

 

这一点,位于山西临汾市襄汾县陶寺村的陶寺遗址就是证明。

陶寺遗址历经早(距今约为4300年-4100年)、中(距今约为4100年-4000年)、晚(距今约为4000年-3900年)三个阶段。

图描绘了陶寺遗址的发掘情况,从中可以看到不同时期古城的发展

图源:《中华遗产》2021年11期

绘画/李楚扬

 

陶寺遗址已经有了“都城”的雏形,整体布局有明显的统一规划和不同功能区,例如手工作坊区、墓葬区、仓储区、祭祀区等等。

陶寺遗址的的观象祭祀台,这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最早的观象台

陶寺遗址中还有许多重要的发现:

骨耜(sì)上发现刻有“辰”(农)字,是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汉字;

在早期王墓中发现了许多乐器,可能代表礼乐制度的初步形成……

 

城,为何如此重要?

 

准确来说,是有城郭、宫殿的城。这意味着这里已经产生了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生产力和社会结构也会随着改变。

 

龙山时代后期,黄河流域附近城邑普遍出现,让黄河流域的聚落形态为之一变

国家的产生和阶级社会即将开始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10期

 

人类作为主角兼编剧,没有辜负黄河与黄土为他们搭建的舞台,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不停耕作种植。

 

如今,黄河流域被视作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起源;黄河与黄土,便是农耕文明之根,如母亲般不停补给黄河流域。

 

至此,黄河流域即将开启新的篇章——文明时代。

 

 

 

如母亲般包容

 

黄河流域的文明绵延不绝,从裴李岗、磁山文化,到仰韶文化,再到龙山文化,一脉相承。

 

但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文明并非一枝独秀,因为在长江流域还有河姆渡和良渚文化,辽河流域则有红山文化,连西南也拥有三星堆里的文明曙光……正可谓“满天星斗”、“群星璀璨”。

 

三星堆文化实际上仍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直到夏商周之后,黄河文明的优势才凸显出来,成为“众星捧月”般的主体文明

 

而成就这一“伟业”的,便是黄河被今人诟病的坏现象——洪水

 

2019年夏天,受黄河上游降水量增大的影响,黄河兰州段水位不断上涨

 

无论是治水还是灌溉,都不是一个家庭、一个部落可以胜任的。这就需要黄河流域的祖先紧紧联系在一起。

 

夏朝的诞生,就与“水”脱不开关系,这就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传说——大禹治水。虽然夏朝的建立已经难以考证,但这是目前最广为流传的说法。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曾“上会稽,探禹穴”,在《史记·夏本纪》中载述了大禹治水的功绩

 

大禹因治河有功,成为天下共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夏朝定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镇),不论夏朝后来如何迁都,中心都在黄河中游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这里依山傍水,地势平坦,物产丰饶,自然是当时的“天选之都”。可以说,夏朝的人口基本都是黄河哺育的。

 

河南郑州市登封市告成镇八方村(王城岗遗址)

考古学者在登封发掘了王城岗遗址,从年代、地理、文物等角度来看,一些学者认为这就是禹都阳城。

 

不仅如此,洪水也能催生出文明。

 

按照学者俞伟超和王巍等人的分析,正是4000多年前尧舜时期世界性的大洪水,才导致氏族部落大迁徙,纷纷向黄河中游的高原山丘一带迁移,遂缔造了黄河中游文明的中心区,即河南偃师等地的二里头文化。

 

这张航拍图展示了二里头遗址核心区:四条大道呈井字形交汇,将宫殿区围在中心;祭祀区、手工作坊、高等级墓葬分列在其周围,以笔直的大道作为分隔。

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目前被普遍认为是夏末商初时期的都城

 

后来商朝政治、文化的中心,也不外大河南北周族兴起于黄河重要水系之一的渭水中游流域,周王朝也立足于黄河流域。

 

图为殷墟王陵区鸟瞰,绿地上用深色植物标示的线条系王陵大墓所在

 

夏朝,在大浪中诞生。而黄河流域本身适宜的自然条件和开发基础,又继续孕育了商、周。

 

夏、商、周三代,便是黄河文化的产物。毫不夸张地说,河犹如助推剂,把中国历史推进到文明阶段。

河南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主要争霸的舞台也是在中原地区,即黄河中下游一带。

 

黄河流域的文化也在这一时期达到顶峰,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儒家学说。孔子是鲁国曲阜(今山东曲阜)人,他的众多门生也基本都来自黄河流域附近,大多也都在齐鲁传播儒家学说。

 

山东曲阜孔子故里,尼山圣境的孔子巨像

 

然而,黄河并不是一家独大,她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兼收并蓄,包容万象。

 

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有游牧文化,南有长江文化,但黄河以她博大的胸怀,将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接纳。

 

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

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土高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10期

 

从隋到北宋,黄河流域更是空前发展。无论是经济、航运、生产,还是文学、艺术都处于鼎盛之姿。

 

洛阳应天门

隋唐先后在长安和洛阳建都,关中平原和伊洛平原两次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黄河的决堤与泛滥,就像早早埋好的伏笔。元朝以后,黄河文化由盛转衰,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黄河流域旱作吗,虽然在当时发展早,成就巨大,但还是走了下坡路。

 

20年前黄河滩区龟裂、干旱的土地

 

这是因为黄河流域经常干旱,旱作产量不稳定;而长江流域已经可以通过工程来驯服水,稻作产量稳定。

 

除此之外,旱作不需要精耕细作,这就带来了一个副作用,产量上限低。反倒是稻作可以通过精耕细作来不断提升产量。

 

江苏苏州,长江流域经济自唐宋以后发展起来,超越了黄河流域

 

另一个黄河文化衰落的原因是黄河流域植被的破坏,导致土地大片沙化,经常溃决泛滥。而且也促使黄土地上的湖泊数量日趋增减,土地肥力下降。

 

黄河,或许真的像母亲一样,有“衰老”的时候,但她教给子女的东西却不会变。

 

于是在今天,黄河成为了某种精神的代名词。千年前,黄河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成为如今每一位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精神。

 

2002年11月,上万名合唱者在广州市天河体育馆一起高歌《黄河大合唱》,雄壮的歌声冲上云霄,“余音绕梁、三日未散”。此壮举也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中华文化,也因为黄河的注入有了生命,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早在180万年以前,黄河就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先民西侯度人。而后的黄河儿女也都在这里耕作劳动、繁衍生息。

祖先不仅用双手开垦出了黄土地,也叩开了文明之门。在此后的3000多年时间中,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黄河,以母亲之姿孕育、哺育、影响着每一代中华儿女。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声明 | 文中图片和文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版权方持权属证明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