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晋陕豫地区的民间宗祠丨《黄河流域民间宗祠文化传承研究》丛书

日期: 2023-04-15 阅读: 来源: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维系家族血脉的重要观念之一便是“宗族观念”。若以家国而论,何为宗?不妨从宗族、宗庙、宗祠,来考量我们中华民族作为东方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礼制与形制。

“帝王宗庙”和“民间宗祠”作为其中两个重要载体,给了学术界一个丰富而又美好的探究向度。“民间宗祠”仿佛“家族图腾”,如一种乡愁记忆的烙印,更如加盖在中华乡土村落大地上的“民间印章”。

 

河南省裴氏宗祠

 

 

宗庙与宗祠的流变

追溯宗庙与宗祠,可至原始社会晚期,《古今图书集成·宗庙祭奠》中记载:“帝喾高辛氏始立宗庙”“帝尧作七庙以享先祖”“帝舜立七庙”“夏制因唐虞立五庙”“殷制七庙”等。

 

 

朱熹撰写的《家礼》论述了祠堂的建制和祭祀的礼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家庙制度。明清时期,祠堂文化同当时明清统治者“教化为先,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相吻合,此时的祠堂达到了发展的顶峰。在近代,祠堂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时期,保存下来的原因各异。

帝王宗庙因备受瞩目、广为人知而传承有序。民间宗祠则是另外一种“神”一般的存在,虽然没有像前者有卷帙繁浩的典籍援引为证,但同样有着丰富而又广博的民间基础,是家族情感之纽带。

这种处江湖之远却又无处不在的民间宗祠,蕴含着古人的信仰与虔诚;见证、维系着以家族为主要社会构成的传统文化和乡村文明。

 

 

文化中心与乡愁符号

 

以农耕文明为主的、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在家国同构的前提下探究宗祠文化,首先要了解中国社会的特殊宗族文化。宗族是地缘和血缘关系及同宗同族的社会单位,宗祠是血缘崇拜、宗族凝聚、社会和谐、宗族文化的中心,也是构成乡愁的重要符号。宗祠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承担着昭祖念先、启蒙告诫、道德教化,以及宗族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体现了宗祠营建者及使用者对道德观的自觉追求,更承载了几千年来民间精神信仰和归属等多种艺术形态。

 

在历史潮流和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在乡土中国与城市中国的行进过程中,民间宗祠的兴与衰、存与废见证了繁华与落寞、兴盛与荒芜,记录着祖宗和亲族的文脉与血脉。民间宗祠固然是以乡土和乡村作为灵魂栖息地,但对崇尚“落叶归根”的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来说,在故乡与异乡、在乡土与城市、在海内与海外之间构成强大的心灵共鸣场。

 

黄河流域的民间宗祠

黄河中游晋陕豫地区可谓“大河之上,中国之中”,是仰韶文化、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历史上名门望族枚不胜举,因而使得民间宗祠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和留存,在地理区位、文化背景和民俗风情等方面便于寻找和总结共同特征。

 

河南省洛宁县程氏宗祠

 

相对于帝王宗庙和富庶乡绅,晋陕豫地区的民间宗祠同样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显赫家族在血脉生发地的乡土映射,既有对庙堂的效仿,也有着对江湖的兼容,同时也生发并摇曳着更多对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多样性解读。

 

 

 

这一地区民间宗祠大多为三进两院式祠堂。空间布局以围合院落为主,形成了内部开放、外部隔绝的典型空间模式。建筑中轴线清晰,轴线上的布局依次为大门、享堂、正殿,大门到享堂,享堂到正殿都属于过渡空间。

宗祠建筑布局有主次之分,讲究内外、正偏的空间层次的严格规定。建造时须遵守中轴对称的布局和结构,主楼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厢房、廊等布列两侧,左右对称。其建筑布局设计必须遵循“尊卑顺序”的主次关系和“前下后上”的等级原则。从建筑的第一道大门,到祭拜祖先的中堂再到放置祖先灵位的寝堂,由低到高建造,营造出循序渐进的空间变化节奏。

 

 

宗祠建筑之上的构件兼顾实用与装饰两种功能,装饰又可分为文饰与图饰。文饰的部分体现为匾额、楹联书法所体现的教化功能。匾额在宗祠建筑所有的表达语言上最为直接,也是点睛之处。山西阳泉市义井镇泊里村杨家宗祠的“立修齐志”的砖雕匾额,就体现了家风祖训。宋代朱熹“立修齐志读圣贤书,存忠孝心行仁义事”的家训。

山西运城万荣县闫景村李家宗祠拜殿及寝殿的匾额叙事从进山门便能看到献殿的“昭祖念先”“万善同归”,再到寝殿“螽斯衍庆”,从继承先祖功绩万善归德到子孙后代繁衍生息,显示了一个宗祠文化的叙事逻辑。

 

 

匾额所表现的是一种向往和追求,而楹联更多是陈述现实。看似简单,实则经过文字的千锤百炼。李家宗祠拜殿楹联“先祖奠基总为谋生舟载精诚车载信,后人守业更须修德犁耕善亩笔耕文”“道德经书家国宝,忠勤信义子孙财”,寝殿楹联“木荣百态赫赫祖荫纳凉犹念传根本,子旺一门悠悠世脉创业唯勤遗后昆”,使人们体验到宗祠空间循序渐进教化的空间叙事关系。

 

 

图饰则体现为木雕、砖雕、壁画彩绘,木雕的精工与精美彰显家族繁荣兴盛,李家宗祠山门额坊二十四孝木雕,是“孝为仁本”观念的延伸,一跨进大门便开始对古训——“孝”展开描述,共同传递探本溯源、敬祖睦宗的家族情感。

 

 

壁画的通俗易懂,更显形象生动,山西榆次常家宗祠汉纹锦彩绘很好诠释了“孟德献刀、蒋干盗书、空城计、舜王成孝、慈母缝衣、行佣供母 ”。

作为首个进行黄河流域民间宗祠调查研究的团队,作者带领团队历时3年多,对3省2912座民间宗祠进行了田野调查。晋陕豫地区的民间宗祠经历了长期的时代变迁,许多宗祠建筑被破坏,宗祠文化受到冲击。整体保护情况并不乐观,近三分之一的民间宗祠已经倒塌。

除宗祠建筑结构性损毁外,其承载宗祠文化的功能空间被无序占有、转作他用,均是宗祠文化载体缺失的现状,也是保护、传承宗祠文化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更是解决其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民族复兴内在联系的核心。

从田园到都市,从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从乡村振兴到民族复兴,如何从建筑学的物理空间去保护、传承、弘扬、赋新社会学的精神空间,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宗祠这一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重要场所。可以说,每一座宗祠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历经风雨至今尚存的每一处宗祠都弥足珍贵。

 

 

“祠堂,是大地上鲜活的遗存,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是一方方最独特的‘中国印’……祠堂是存放我们乡愁的陈列馆,是安放我们灵魂的栖息地。”千百年来在宗族、宗庙宗祠文化下,中国的传统家族制度始终交织于具有田园风味的生活观念和理想中。这种具有田园风味的生活观念、田园之情,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以趋福避祸的生活方式,诠释了中国人清淡的幸福;面对如今的繁华繁忙的城市生活,田园和家园的回望与回归,更是一种“中国乡愁”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乡愁何以最中国?不仅仅是绿水青山、自然风光的绿色生态的改善与复归,更是具备中国传统文化、乡土、乡情、乡风,民意、民心、民俗的一种传承与构建。民间宗祠里的中国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动之章、诗意之章,更是民族心灵的源头和根脉。

宗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缩影和概括,源远流长的宗祠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乡村社会中发挥着凝聚精神的作用,也将影响并促进着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物质环境的稳步发展。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声明 | 文中图片和文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版权方持权属证明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